純肉飲食3個月,乾癬好轉,體重少了5公斤

我發現自己正在發炎紅腫的乾癬部位,竟然消腫,身體有這個正向回饋,我立刻就下定決心以一個禮拜作為目標,執行純肉飲食。

最後更新日期:2025年10月03日

2020年我的雙腳第一次爆發乾癬症狀,從原本腳背上小小的區域,迅速往上蔓延到膝蓋,當時我採取醫療靈媒飲食方法,並且戒掉奶、蛋、精緻澱粉、紅肉以及咖啡因,四個月內改善95%的發炎症狀。

之後我就開始與這左腳背上小小的乾癬和平共處,我常說它是我的石蕊試紙,只要我吃錯東西就會發炎,然後我又會喝西芹汁、戒掉地雷食物個幾天,這塊發炎的皮膚就又會消腫、安靜下來。

直到2025年初左腳背上的乾癬再度惡化,我一如繼往嘗試醫療靈媒MM飲食法,有一個月我幾乎每天都喝「菠菜冷湯」。

這道菠菜冷湯,主要由新鮮蕃茄、西洋芹、菠菜、柳橙汁、香菜、大蒜組合而成,只要按比例打成果汁飲用即可,喝起來跟義大利冷湯很像,我很喜歡。

可是這次調整飲食,我腳上的乾癬沒有消退反而蔓延開來。後來我才發現自己對蕃茄過敏,食用少量蕃茄的時候感覺不大,這一個月每天大量進食蕃茄,身體就有了反應。

偶然從大學同學聽到純肉飲食,我才知道還有這樣只吃肉,不吃碳水化合物、不攝取糖的飲食方法。

我剛開始聽到認為這跟我曾嘗試的醫療靈媒飲食方法完全相反,怎麼可能對身體會有幫助?

大量進食紅肉、油脂,完全在踩醫療靈媒飲食的地雷不是嗎?

就在同學提到有人因為純肉飲食改善了異位性皮膚炎後,讓我產生了好奇。

異位性皮膚炎可說是難纏的慢性發炎,如果有任何飲食方法可以幫助這樣的問題,肯定是這樣的飲食方法帶來了消炎的效果,這讓我回家立刻查詢了「什麼是純肉飲食?」。

什麼是純肉飲食

純肉飲食是一種極端的飲食方法,執行者只攝取動物性食物(奶、蛋、肉、海鮮、內臟)與水,完全排除植物性食物(例如蔬果、各種糖、穀類等碳水化合物),來達到0碳水化合物、高脂肪、高蛋白攝取的目的。

其中更為極端的做法,叫做the lion diet 獅子飲食法,執行者在短期間如30天內只攝取反芻類動物的肉、內臟、少數鹽及水,來達到調整身體狀況的目的。

因為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及水果、飲食也不添加糖分,身體沒有額外的葡萄糖來源,存量就會越來越低。

當體內葡萄糖存量低到一個程度時,身體需要能量時,會從燃燒葡萄糖改為燃燒脂肪來取得能量,而酮體則是燃燒脂肪所產生的代謝物,會進到血液中。

血酮有許多有益身體的作用,包括:抗氧化、抗發炎、促進神經再生與修復、改善粒腺體功能、增強心臟功能、穩定血糖、促進脂肪燃燒、減少飢餓感、保護肌肉、改善腸道健康、抗癌作用、提高運動表現、延緩衰老。(修復粒腺體,發炎不失控)

通常會進行純肉飲食的人,就是想透過提高體內血酮值,來達成以上這些有益身體的目的。

權威說不吃肉乾癬不會好

還沒開始純肉飲食前,我曾猶豫是否要去看乾癬權威中醫,當時我上網看了他的衛教資料,很震撼的看到資料上面寫:不吃肉,乾癬好不了。

理由是乾癬病灶每天都會掉下非常多的皮屑,加上人體每天都會消耗蛋白質,所以補充的蛋白質一定要多於這些量,才能足夠用來修復傷口,甚至連紅肉都可以吃(除了羊肉以外)。

看到這個資訊時,雖然我內心想到「但是幾年前我不吃肉、只吃蔬果,乾癬也好了95%」,我還是沒有立刻排斥它。

因為我知道很多人由於經濟、體質、工作時間等因素,其實無法執行全蔬果飲食,如果有另外一條路線,也可以幫人變得健康,何樂而不為?

純肉飲食能修復粒腺體、降低發炎?

從大學口中第一次聽到純肉飲食、隔天在中醫的衛教網站上看到「不吃肉乾癬不會好」的訊息,過沒幾天又發生了一個巧合,讓我覺得不可思議。

我在書局翻閱了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的新書:「修復粒腺體,發炎不失控」,隨機打開其中一頁,映入眼簾的是:全肉飲食好比氣切,該做時可救命(p89)。

我的內心非常震撼,一週前我從未聽過純肉飲食,自從跟大學同學聚餐後,短短七天內我竟看到三次吃肉對身體有益的訊息,我決定不再忽略這個訊號,但又想了解原理,於是我立刻買書回家閱讀。

摘自「修復粒腺體,發炎不失控」p28

陳博士說:「大部分慢性病(除了遺傳性疾病和內外創傷之外)幾乎都是因為『粒腺體失衡』和『葡萄糖代謝物大塞車』所造成,熱量限制或低淨碳飲食、高強度運動、良好睡眠則有機會讓粒腺體處在最佳狀態。

透過低淨碳飲食提高血酮、降低細胞內的葡萄糖濃度,血酮越高,越容易啟動自嗜機制以及消炎機制,因此能修復器官損傷或逆轉疾病。」

原來純肉飲食就是一種更為嚴格的生酮飲食,透過完全不攝取碳水化合物、控制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取比例,以達到提高血酮值的目的。

因為不攝取碳水化合物,身體無法透過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葡萄糖來獲取能量,只能透過燃燒脂肪,轉化成酮體來獲得能量,於是體脂會下降、血酮值會升高。

想要提升血酮值,不一定要靠純肉飲食,清水斷食、全素生酮飲食、間歇性斷食、原始人飲食法及傳統的生酮飲食,都可以做到。

重點是在嘗試任何一種飲食方法時,都建議與你的醫生討論、評估,不要盲目。

純肉飲食可以快速瘦身?

因為限制了葡萄糖的攝取,細胞中的粒腺體需要透過燃燒脂肪中的酮體來取得能量,所以很多人在執行一個月內就快速減重,我也不例外。

執行純肉飲食一個月後所拍的照片,體重減少3-4公斤,褲子變得很鬆。

大學同學說,他會嘗試純肉飲食是因為想瘦小腹,而她先生則是因為體檢發現三酸甘油脂過高,想要降低數據。

她和先生嘗試一個月純肉飲食後,自己的小腹真的變小,先生的三酸甘油脂數據也降下來(三酸甘油脂從300多超標降回合格100多),體重少了三公斤,而且幾乎都是掉體脂、肌肉量沒有變少。

同學推薦我幾個影片,其中有個女生也是執行純肉第二十天後,褲頭就變得很鬆:

能掉體脂卻不會掉肌肉,血酮增加還可以增加運動表現(提高耐力、延緩肌肉中肝醣的消耗,減少運動後疲勞感和乳酸堆積— 修復粒腺體,發炎不失控),所以部分健身人士也喜歡純肉飲食。

不過由於我嘗試純肉飲食的目的並不是減重,而是想知道這樣的方式是不是真的對修復乾癬症狀有益,所以我每天關心的是用尿酮試紙測試尿液中的血酮成分,而不是體重掉了多少。

我決定先嘗試一個月的純肉飲食

一週內看到三次吃肉可能對乾癬有幫助的訊息,加上陳俊旭博士的書籍讓我理解酮體在身體內的運作模式,隔天我立刻開始純肉飲食之旅。

我幫自己準備了牛肉片,用清水燙熟之後撒點鹽巴,就這樣當作一餐,除了難吃就是噁心的感覺,我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堅持。

結果睡前我發現自己正在發炎紅腫的乾癬部位,竟然消腫,身體有這個正向回饋,我立刻就下定決心以一個禮拜作為目標,執行純肉飲食。

牛肉、鮭魚、雞腿肉只要用烤的都比川燙好吃,撒上鹽巴就是美味的一餐,早餐煎培根也很有飽足感,很順利度過純肉的第一週後,我認為可以朝向一個月試試看。

結果在第三週的時候,穿上長袖衣服時發現「手臂好像變細」了,我記得原本我穿這件衣服手臂的肉肉會把袖子裝滿,突如其來的副作用,讓我有意外的收穫。

到了第七週,我穿上這件寬褲時,赫然發現褲頭太鬆讓我走路時不斷踩到褲管,踩上體重計發現體重已經少了3-4公斤。

如前所說,減重並不是我的目的,只能說是個意外的收穫,但就這12週的照片紀錄,可以很清楚的看見我的皮膚已經好轉很多。

左:7/8開始影像紀錄。 右:9/26,執行純肉飲食將近12週後

純肉飲食要攝取多少蛋白質

想了解怎麼進行純肉飲食,可先確定自己是想用純肉飲食來瘦身?或是身體有慢性發炎,想用純肉飲食來提升血酮、進而調整體質的目的。

很多人想用生酮飲食(每天攝取碳水化合物30克以下)的方式進行瘦身,就是因為不了解比例原則,身體無法有效燃燒脂肪,當然也無法減脂。

我看到很多國外吃純肉飲食的影片,不管比例吃非常多的肉,其實如果蛋白質攝取太多,還是會在體內轉化變成葡萄糖,等於還是有在吃澱粉的意思,那身體其實就不會去燃燒脂肪、產生酮體。

陳博士在書籍中有提供一個比例:

「大約每公斤體重只要攝取1.0-2.5克之間的蛋白質,假如一個人50公斤重,他一天大概可以吃50克的蛋白質,大約等於250克的肉。

因為50克的蛋白質大約只能產生200大卡的熱量,距離一天所需的1500到2000大卡還有很大落差,所以,除了額外補充油脂提供身體所需的熱量,就是身體會去燃燒身上的脂肪」,

第二段的描述就是採用這樣的飲食方法能快速減重的原因。

陳博士很客觀地提到,「因為每個人有個別差異,生活習慣、運動量、基因、代謝的靈活度都不相同,所以實際上要吃多少份量的肉才能讓自己生酮,以及生酮後能夠維持多久,都是因人而異。

最好的方法,就是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以及測血酮值。

像吃下午茶ㄧ樣慢慢地吃肉,只要覺得這個肉吃起來不香、不好吃了,大概就是你需要進食的份量。

另外使用生酮試紙驗尿觀測尿液裡的酮體含量,是最為準確的方法。如果你按照上面的比例攝取蛋白質,結果無法生酮,就必須減少蛋白質攝取的份量。」

生酮尿酮試紙在部分藥局可以買到,試紙顏色越深表示尿液中的酮體含量越高,這是我純肉飲食第二天驗的,很快就出現酮體。

身體慢性發炎,想用比生酮飲食還要嚴格的純肉飲食(每天不攝取碳水化合物)提高血酮值,進而啟動消炎機轉的人,更需要觀察自己是否「生酮」。

了解身體燃燒脂肪可以產生酮體,就可以知道為什麼1-3日的清水斷食對於某些急性問題有幫助,因為人體大約12小時不進食就會開始燃燒脂肪產生酮體,這些酮體就會啟動身體的消炎機轉。

純肉飲食菜單

簡單的純肉飲食菜單,就是所有的肉類及無糖飲料都可以攝取。

嚴格的純肉飲食菜單,是只吃草飼哺乳動物的肉、內臟,及水。

雖然咖啡因在許多飲食法裡面都有提及需要戒除,但除了嚴格純肉飲食之外,一般純肉飲食並不需要特別戒除咖啡因。

有些純肉飲食者因為不習慣排便從每天一次變成好幾天才一次,也會藉由飲用咖啡的方式來幫助排便,依照我的經驗,只要水分攝取夠多,就不會有便秘的問題。

另外,我發現純肉飲食之後,排便量變少、氣味也變得很淡幾乎不臭了。

純肉飲食所產生的不適應

  • Day1,因為用水煮牛肉片的方式料理,難吃到想吐,不知道有可能撐到一週嗎?

後來是因為乾癬的部位有消腫,重拾信心才繼續實驗,驚喜是第一晚就覺得精神變好,吃肉覺得噁心的補救方式:烤的、煎的都比水煮好。

水分我喝了無糖麥茶,很需要有味道(但無糖份)的飲料來彌補空虛感。

  • Day2,發現只吃純肉精神太好,但又戒不了咖啡,所以特地去買了低咖啡因的咖啡來喝,以免晚上睡不著

  • Day6,身體、腦袋有一種當機的感覺,聞到油味想吐,但是膚況有變好。

  • 第2週,雖然排便量減少,但是沒有便秘,也不太會臭。胸口本來滿多粉刺,不見了。體重少了2公斤。

  • 第3週,非常渴望電解質,一直買無糖的機能飲料來喝,也開始補充維他命C,身體自然渴望補充酸酸的東西。食量變小,可能只吃2-3個茶葉蛋、咖啡、培根、有鹽奶油。發現掉了很多頭髮。

  • 第4週,滿一個月,體重比一開始少了3公斤,嘗試添加薑黃粉在飲食當中,看消炎能不能快一點,後來改補充薑黃素,斷斷續續的。

  • 第5週,吃太多瘦肉,太少油脂,結果測不到生酮。

  • 第10週,滿兩個半月,皮膚狀況好很多。體重少了5公斤。

補充一些上面沒記錄到的,從第3週掉很多頭髮開始,也發現有口臭(可能是生酮的副作用),知道自己呼吸有奇怪的味道,所以開始吃補充品。

發現用滴劑型態的補充品+氣泡水,是最簡單攝取補充品的方法,減低吞膠囊的抗拒。

好轉反應VS發炎反應

我在飲食調整的過程中,發現如果是排毒反應/好轉反應,有狀況的皮膚部位可能會更加紅腫、但不會擴散。

如果我嘗試某種飲食調整,有狀況的皮膚反而蔓延開來、面積變得更大,那就是加速了發炎反應,代表這個飲食調整方向錯了,或是對其中的成分過敏,我就是這樣發現自己對蕃茄過敏的。

我覺得當你身體出現狀況時,不應該盲目地把所有的症狀都當成是好轉反應,只要狀況不對,你隨時可以喊停、調整、或是尋求其他更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
純肉飲食VS補充品

一開始戒掉含糖飲料以及碳水化合物,因為電解質失衡,真的很渴望鹽巴或是運動飲料。

我選擇補充零糖的機能飲料,後來發現代糖其實對身體也不好,所以就不喝零糖機能飲料,改喝添加維他命C的水。

中間有一段時間很渴望喝酸的東西,所以我就每天喝很多維他命C水。

因為第三週開始有一個月的期間,掉了很多頭髮,有可能是生酮的副作用或是營養不夠,我開始補充青汁、羽衣甘藍粉、抹茶、薑黃素、藍莓粉等,也有嘗試100%的黑巧克力、活味增,都是依據體感去選擇想補充的東西。

中間有一段時間有口臭,但我不確定哪個地方做對了、或是我已經適應,口臭就又消失了。

我固定補充B12跟葉酸,因為純肉飲食的食譜,需要透過吃牛肝等動物的內臟來補充B12、葉酸等營養素,但是我沒辦法吃很多內臟,所以改成使用補充品型態的B12。

添加葉酸是他們兩個合作才能發揮更好的效用,例如有助於紅血球的行成及維持神經系統的運作。

我後來覺得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將液態補充品加在氣泡水裡面,直接當飲料食用。

我每天幾乎都將B12加在氣泡水裡面,偶爾也會加液態鋅進去,早上會多吃一顆葉酸,好讓它跟B12更好的作用。

純肉飲食VS醫療靈媒MM飲食

這兩個飲食方法都是我實際體驗過、對我的乾癬有幫助的方法。

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改變了多數人的工作型態,當時的我有人幫忙分擔育兒工作,讓我可以每天花很多時間處理蔬果等食材、照顧自己。

2025年因為孩子的暑期營隊沒有招生成功,純肉飲食幫我省下很多處理食材以及進食的時間,讓我有餘力可以陪伴孩子度過暑假。

我有朋友曾經嘗試低糖飲食但是身體失去平衡,後來靠醫療靈媒MM飲食才把身體調整回來。

也有家人朋友是真的無法喝西洋芹汁、不適應醫療靈媒MM飲食。

我認為依據自己的身體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,才是王道,就算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,也可能適合不ㄧ樣的方法。

無論什麼方法,都需要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比如時間、環境、食材的取得、經濟能力、或是身體狀況。

有些人可能很虛,虛到根本無法花長時間料理食材;有人可能皮膚狀況讓他無法碰水;有人可能沒有自己的廚房;有人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….

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慈悲,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無法做到,而這些人也可以去找到其他適合他們的方法。

以下是根據我分別嘗試這兩種飲食方法,所做的簡單比對表:

家人回饋醫療靈媒飲食粗估開銷

乾癬病友的心理狀態

真的很不想碰水!真的很不想碰水!真的很不想碰水!

我覺得自己的病灶出現在腳,相對是幸運的,因為發炎期間碰到水會很痛,平日只有洗澡時會把腳弄濕,我在發炎期間,病灶的部位都是隨便沖一沖而已。

如果病灶是在手,一整天會碰到水的機會非常多,會為生活帶來很高程度的不便。

病灶在腳,穿長褲、襪子都可以將病灶包起來,一來不用接受旁人的眼光,二來病灶擦上乳霜再包起來,不接觸空氣就比較不會發癢。

如果病灶是在臉部、頭部等無法用衣物包起來的位置,日常的不適感一定會加倍。

病灶在腳,需要做家事時我會穿雨鞋讓腳勁量不要碰到水,但也會因為麻煩而減少做家事的頻率。

病灶在腳,出門時無法穿漂亮的涼鞋,穿搭衣服多少有些限制,讓我心情常常不美麗。

無論病灶在哪,都不能長時間泡水,所以只要發炎時,我都無法游泳、泡溫泉,連踏浪都不行。

這些看起來沒有很嚴重的不便,其實累積起來也很可觀,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有類似狀況,希望不要覺得他們不參與水上活動、不愛做家事是在找藉口。

家人朋友的理解,可以減輕乾癬病友的心理負擔,對免疫失調的人來說,任何心理負擔的減輕,都對健康有益。

照顧乾癬,除了純肉飲食我還做了什麼?

除了純肉飲食、攝取補充品,我還有額外乾刷皮膚的發炎部位,我發現發炎的部位如果發癢,用乾刷把皮膚刷熱、促進血液循環,很快就能舒緩不適。

乾刷皮膚時,我有順便按摩腳指頭的穴道,據推拿師的說法是可以幫助排濁氣,我發現一開始按摩很痛的部位,後來就變得比較不痛了。(通則不痛?)

乾刷完皮膚我會塗上很厚的乳霜,稍微吸收後,我會穿上非常舒適透氣的妮美龍襪子、護具,除了患處不易發癢(可以止癢超久),也能減少寒氣的侵入。

發現臀部的脂肪也變少之後,我開始會想要鍛鍊雙腳的肌肉,我是去公園使用鍛鍊雙腳的器材、以及準備了一台踏步機在家裡。

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簡單的純肉飲食方法,就是中午12點前一杯加了有鹽奶油的咖啡,中午吃一盒培根,晚上300克上下的牛肉。黑咖啡比拿鐵好,添加了補充品的氣泡水則可以整天補充。

最近我買了泡腳桶,因為膚況變好泡水不會像發炎的時候那麼刺激,我準備要來泡硫酸鎂足浴,有部分資料顯示硫酸鎂浴對乾癬有幫助,但要注意劑量。

我嘗試純肉飲食是希望大家不要對任何飲食法執著

我第一次聽到純肉飲食時,覺得這跟我曾經嘗試的醫療靈媒飲食方法,完全在光譜的兩端。

純肉飲食需要攝取相當程度的動物性脂肪,醫療靈媒飲食則建議避開食用油,中午前不攝取任何油脂,像富含油脂的酪梨,就建議在中午之後才食用。

我會開始是因為朋友說「有人異位性皮膚炎,因為純肉飲食而變好」。

我知道異位性皮膚炎,可以透過醫療靈媒飲食方法變好,但如果在光譜另一端的飲食方法也能幫助到異位性皮膚炎,我想知道這是什麼飲食方法。

親自實驗的結果就是,我的乾癬可以透過醫療靈媒飲食方法變好,也可以透過純肉飲食變好。

既然多了一種選擇,當有些人說自己的工作、時間、經濟無法配合醫療靈媒飲食方法時,也許可以試試別的方法。

就算是同一個人,也可以在不同的時空之下,多另一種選擇來幫助自己活得更健康。

像我就是在這個分身乏術的暑假期間,覺得真的沒那麼多時間可以處理生鮮蔬果,而被省時方便的純肉飲食給救了。

當我生活上沒有壓力時,慢慢準備食材是可以的,這次時間不夠寬裕,快速料理的方式讓我可以長時間聚焦工作。

實際體驗過後,這兩個飲食方法都幫助我的皮膚變得更健康,也都讓我減輕體重。

我發現把焦點放在「健康」讓我有很多的選擇跟路徑,如果把焦點放在某種特定的方法,有時候反而會遠離健康。

看到臉書的動態回顧,我也想起來自己不是現在才這樣做,2012年時,我就曾經為了健康,而嘗試短期的斷食計畫,後來發現斷食的方法不適合我。

信任自己的身體(聆聽身體、而不是方法)

再次強調,本文所分享的任何方法都不能取代醫學診斷及藥物治療。

尤其當你傳達的資訊與健康相關時,一定要考慮有些當事人的健康隱憂,可能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大。

任何武斷的結論,都有可能讓當事人錯過黃金治療期,這個責任沒有人擔當得起。

如果你對自己的健康有隱憂,一定要接受正規的醫學診斷,千萬不能自己猜測、當醫生。

所有的飲食方法、作息調整、外在輔助品的使用,只要做對了你的身體ㄧ定會回饋給你。

當你的身體因為上述的方法而情況更糟時,不要輕易接受別人告訴你「這是排毒反應/好轉反應」,請用智慧去辨識,這也有可能是加重的發炎反應。

當你直覺「這應該是發炎反應」時,請相信自己的直覺,立刻停止不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
純肉飲食三個月後,我還會繼續嗎?

從7/8到9/29,我已經進行了將近12週的純肉飲食,中途當然偶而會吃下不是純肉的食物。

例如炸雞的皮是不應該吃的,但是我偶而還是有吃。我生日的時候也吃了蛋糕。

跟嘗試醫療靈媒飲食的時候ㄧ樣,當我的發炎反應穩定下來時,偶而吃下飲食範圍外的時候,身體不太會受影響。

相反地,當身體還在發炎、不穩定時,任何飲食範圍外的食物,都會很快讓身體起反應。

比如在發炎期吃到炸雞皮、或是外食火鍋湯底,都會讓皮膚發炎的位置變得更紅、更癢。

現在我的皮膚處於穩定、持續變好的狀態,我也沒有之前大量掉髮、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了,所以我會想再持續純肉飲食一段時間,之後會考慮將適合自己的蔬菜水果,慢慢加回飲食當中。

就算是純肉飲食之父Paul Saladino,也在純肉飲食五年過後,在2023年放棄純肉飲食,開始每天攝取300克的碳水化合物。

理由是,在純肉飲食五年後,Paul Saladino的睪固酮水平下降了。他認為全肉飲食也導致了他的睡眠問題以及關節和肌肉疼痛。

這跟我的體會是ㄧ樣的,就算是好方法,也有可能隨著時空而不再適合自己,只要目的地是「健康」,就不需要執著任何一種方法。

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終極負責人

不論是醫療靈媒飲食,或是純肉飲食,我都是在了解自己症狀的前提下,作為短期的飲食調整。

這些飲食調整,讓我逐漸了解什麼食物適合自己、什麼食物不適合,而不單依靠別人跟我說。

有了這些經歷,我知道哪些讓我發炎的食物,少量攝取是沒問題的。

我從來沒有追求消除症狀,畢竟這些基因就在我體內,我的目標一直都是跟它和平共處。

當症狀消除,如果毫無顧忌的大吃大喝、作息紊亂,隨時都可能把好不容易換來的健康扣打用完。

就算是這樣也不需要緊張,接受它,重新再調整一次就好。

一個人的良藥,有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。不論你選擇什麼樣的方法,也都請記得永遠有人會選擇不ㄧ樣的方法。

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流大汗、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慢跑、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消化大量的水分攝取,因為每個人都不ㄧ樣。

就算同一個人,在不同的時空下,有可能適合不ㄧ樣的方法。

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終極負責人,目標是健康,而不是單一武斷的方法。